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伊朗爆炸亲历者发声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伊朗爆炸亲历者发声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事情已经发生几天了,事实证明木叔的判断,伊朗除了继续声称要“抹掉以色列”之外,没有任何激烈反应。为什么?
当然是差距——实力的差距,能力的差距,胆量的差距,意识形态的差距,政治体制的差距。
以色列对伊朗在叙利亚境内的存在,不只警告过巴沙尔政权,也警告过俄罗斯,并且告知了整个国际社会。举个例子,这就如同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威胁到中方一样,而且伊朗是毫不隐讳地表达针对以色列的意味,以色列一定要有所反击。
内塔尼亚胡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炸掉1000多吨弹药,扫平了85%以上伊朗在叙利亚的据点,就是这种誓言的反应。这就是胆量和勇气。伊朗人看来目前是不具备与以色列硬拼的相同胆量和勇气的。这是最大的差距。
(图为以色列三层反导系统示意图)
此外,伊朗和以色列并不接壤,没办法通过更好的办法来对以色列的行动进行反击。如果发射远程导弹,那就等于公开和以色列宣战,战端一开,伊朗不可能有必胜的把握。更何况以色列有三层反导系统,将国家罩的严严实实。
第一层就是再次测试成功的“箭式”防御系统,抵御远程导弹。
第二层是“大卫投石索”,主要防御中程目标。
第三层是最为熟悉的“铁穹”防御系统,针对类似哈马斯火箭弹一样的短程火箭弹。
其中“箭3”的开发目的很明确,就是针对伊朗叙利亚或黎巴嫩真主党可能开发的远程武器,可在30秒内同时拦截5枚导弹。
而反观伊朗,目前只有2015年6月俄罗斯向其交付的S300反导导弹。当时以色列还有点紧张,因为“箭式”还没完全开发完,那时候普京对内塔尼亚胡说:别怕,这是防御性的,不会对以色列安全带来威胁。这刺激了以色列,提升了研究步伐。几个月后以色列美国合作的“箭3”反导系统第一次就成功测试。俄罗斯的愚蠢举动实际上加快了美以军事研发的步伐。
“箭式”防御系统的效应要比S300反导系统更具优势。这是盾牌,也是以色列敢于打击伊朗的重要原因。伊朗不敢用导弹或者战机越境袭击以色列,是因为他们的武器差距更大。换句话说,枪矛不行。针对伊朗进攻型武器和以色列的差距,木叔就不多展开了,因为关注中东问题和国际军事的朋友们应该都了解。
盾不行、矛也不行,伊朗能做出什么像样的反应?
以色里继8日、10日轰炸伊朗军事部署,14日制造耶路撒冷事件,引起巴以冲突,激发土以外交磨擦升级后,近日又对伊朗位于叙利亚北部的军火库进行轰炸,造成1000吨左右的弹药爆炸。
以色列一连续的反常做派,令中东局势更加紧张。以色列这次是出动了F-16l自主改进型战机,一说是经黎巴嫩进入叙利亚,二说是经由伊拉克进入叙利亚,并利用电子战手段和预警机,绕开了俄罗斯防空系统,发射精确制导炸弹,洞穿伊朗军火库并将之炸毁。
伊朗表示要对以色列展开报复,并向戈兰高地集结兵力。但是实际上伊朗的反应都在以色列或者是美国的预料之中,按照美国、以色列的设想,伊朗要是保持沉默,那就不断的打击骚扰伊朗,削弱伊朗综合国力,直至伊朗服软回到谈判桌。但如果伊朗动用军事力量反抗,那美国支持以色列打残伊朗,从而颠覆伊朗政权,达到扭转叙利亚局面的效果。
以色列声称在戈兰高地已集结重兵,并叫嚣可以在一个小时内拿下大马士革!
俄罗斯近几次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漏侦,结合内塔尼亚胡9日访俄情况,不得不让人生疑。
伊朗的报复性反击会不会成行,是有利于扭转局面还是正中下怀、落入陷阱?
以色列向伊朗在叙利亚的弹药库的轰炸,导致1000吨弹药爆炸,伊朗损失惨重。
这处弹药库是受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哈马斯的重要补给基地,伊朗受此严重打击,恢复补给艰难,军方已誓言将会进行严厉的报复。
以色列轰炸叙利亚
伊朗仍然不会对以色列本土实施>打击/span>
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目标频频遭受以色列突袭,但因防空系统非常落后,军事技术上与以色列相差太远,对以色列几无还手之力。和以色列相比,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导弹、火箭弹数量多,射程远,据说弹道导弹具备打击以色列全境的能力。
但如果对以色列本土实施打击必将给美国出兵干涉的借口,伊朗不会做这种授人以柄的事情。
以色列出动战机
加大对戈兰高地的打击
戈兰高地是伊朗军事打击的首先目标。
戈兰高地直接关系到以色列的生存问题。以色列40%的用水要依靠戈兰高地的太巴列湖水源,农业资源对以色列同样重要。几十年来,在这片土地上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爆发无数次冲突,造成死伤无数,数十万人沦为难民,以色列从未放弃过这片土地。
对戈兰高地的军事打击,既能打痛以色列,又不至于引起不可收拾的局面。
伊朗发射火箭弹
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对抗以色列
以色列曾提议建立“中东超级联盟”共同围剿伊朗,伊朗同样可以团结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伊拉克萨德尔、中东强国土耳其、叙利亚阿萨德等力量四面出击共同打击以色列。
土耳其驱逐以色列外交官
目前,土耳其已明确与以色列翻脸,互相驱逐了外交官;伊拉克大选令美国大跌眼镜,什叶派宗教领袖萨德尔占了上风,以色列在中东局面依旧严峻。
伊朗暂时没有什么报复的手段,因为其任何行动,都将左右《伊核协定》的后续进程!
众所周知,以色列与伊朗的敌对状态不是最近才形成的,以色列此次对伊朗的打击也并不是心血来潮,7年来,针对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大大小小的空袭超过了100多次,而伊朗对以色列的反制手段则非常有限,其深知,国家实力根本不足以与以色列正面对抗,大张旗鼓的反击,只能招致以色列更加沉重的打击,,,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如果事态从根本上形不成对伊朗有利的变化,以后还会是这样,如果伊朗政客按照某些人“坚决报复,给予其更加沉重的打击!”,那伊朗将被带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以色列为什么会突然加大了打击力度!
不得不说,以色列非常善于抓住对自己有利的战机,在长期与伊朗的对抗中,以色列之所以没有倚仗自己军力上的明显优势,跟伊朗展开正面对攻,也没有对伊朗本土进行过靠前打击,从道义上讲,以色列只是清除直接对国土构成威胁的伊朗势力,从大格局出发,以色列虽然有强于伊朗的军事力量,但还没有具备把控一场大战的能力,因此,以色列只能尽力实现一个短期目标:将伊朗势力赶出叙利亚!但由于在叙利亚战场上,美国没有给予其有力的武装配合,俄罗斯对其攻击力度也有明确的限制,以及国际舆论对自身不利的影响,对在叙伊朗军事存在的打击,也一直处于小规模,小范围,低烈度的打击,但以色列一直都没有停止寻求力度更大的打击机会,,,!
这个机会现在来了:美国退出了《伊核协议》,伊朗正在为美国“退群”后的艰难处境焦头烂额,其所作的任何反常决定,都将与《协议》息息相关,稍有不慎,都将会让以色列找到加大打击力度的机会,长期以来,以色列都诟病美国对伊朗的打击不够严厉,如果将此后的打击理由转化为“维护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正确性”,美国无疑被绑在以色列的战车之上,美国也不得不加大对以色列的支持!
俄罗斯的默许,助长了以色列的决心!
之前风传:俄罗斯将在叙利亚增加更多的S300,以保证叙利亚军事基地的安全!很明显,俄罗斯如果真在叙利亚增加防空力量,无疑给以色列的空军戴上“紧箍咒”,但通过内塔尼亚胡的“紧急公关”,俄罗斯随即表明态度:俄罗斯无意对叙利亚增设S300防空系统,这等于给以色列的行动又开了一道方便之门,这让以色列此后的对伊打击将更加的顺手,
美国虽然在叙利亚战场上有收缩战略之意,但美国也决不会将叙利亚拱手相让,除了继续支持反对派抵抗阿萨德的“新生政权”,伊朗武装在叙利亚的存在,作为支持阿萨德“新生”的重要力量,对美国来说同样是心腹大患,为了表明“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以色列此次对伊朗的沉重打击,也意图告诉整个世界:只要伊朗人在叙利亚存在一天,叙利亚就不会真正和平!
此次空袭的消息虽然来自以色列媒体以及法新社,以色列军方并没有对此表态,但正在此时,美国曾经支持的一个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组织宣称对此事负责,美国和以色列对此保持沉默!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美国也愿意承认其对伊朗的打击将会继续,以色列也成功展示了美以之间在叙利亚的战线将会继续统一,(尽管此次打击不可能是反对派所为,因为此次轰炸是由F35隐身战机来完成,反对派显然没有这个能力),伊朗的压力将会更大!
伊朗暂时没有更好的报复手段!
美国“退群”前后,伊朗都一以贯之地表明了自己的强硬态度,虽然在国际上也争取了一些同情分,之前也得到了德,法的支持,但美国“退群”与随之而来的制裁,迫使欧洲不得不重新考虑对美国的抵制是否有意义?随着美国对伊朗央行行长的调查,美国很快会在一定范围内对伊朗资产开启“冻结模式”,对伊朗在外企业也将动手,欧洲企业介于对自身的保护,也都纷纷表示出了对伊朗的爱莫能助,随着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集团宣布撤出伊朗的南帕尔斯油田,巴斯夫,马士基等大型欧洲公司,为了不失去庞大的美国业务,也纷纷响应美国的对伊制裁措施,撤出了伊朗市场,
目前的伊朗,其国情只能以“内忧外患”来形容,制裁如果见效,国内经济马上会因此而遭到重创,经济失衡,民众的情绪就会影响稳定,国内不能稳定,对外如何用力?
如果伊朗采取了有些答主的建议:一“用导弹对戈兰高地进行无差别轰炸”,二:“继续支持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加大对以色列的袭击”,三:“无视美国的制裁,重启核计划和弹道导弹计划”,,,如果是这样,我想伊朗很快会被忽悠瘸的!
一,以色列也许正盼着伊朗来一次这样的“无差别”轰炸,好让其接下来的打击显得更加合情合理还合法!
二,通过“回归大游行”中哈马斯的表现,很多人再次看清了哈马斯为了制造某种“效应”,不惜牺牲民众安全的邪恶斗争方式,伊朗如果继续加大对这种组织的支持,无疑进一步拉低了自己的国际形象!(尽管其形象本来也不怎么好!)
三,如果伊朗一意孤行,放弃修改协议,等于堵死了谈判的通道,如果重启核计划和弹道导弹计划,将再次把自己推向国际公理的对立面,丧失掉刚刚拿到的一些同情,,,!
对于目前的伊朗来说,该放下的一定得放下,反美也好,反以也罢,必须根据自身的实力与外部的条件,如果不顾一切地硬着头皮死磕,最后将失去更多,受伤更大,谈判是战术的一种,而妥协就是谈判的艺术,有些事情是必须通过谈判才能解决的,,,!
到此,大家对伊朗爆炸亲历者发声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伊朗爆炸亲历者发声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